十大正规杠杆平台排行
正规杠杆平台排行
  • 主页 > 配资炒股出款最快平台_股票配资理财/在线股市配资利器 > 配资炒股出款最快平台_股票配资理财/在线股市配资利器配资炒股出款最快平台 >
  • 股票配资理财再次以其高效的行动力诠释了“特斯拉速度”

    股票配资理财再次以其高效的行动力诠释了“特斯拉速度”

    股票配资理财

    摘要:

    在电动车业务市场份额不断被吞噬的当下,储能业务成为了特斯拉增长速度最快的业务之一。面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广阔的市场前景,特斯拉化身“鲶鱼”,迈出了商业储能落地中国的关键一步。

    撰文 | Penn

    →这是《环球零碳》的第1077篇原创

    时隔5年,特斯拉又一座超级工厂要登陆中国了。

    5 月 23 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动工。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此举被其视为“在华开启的新篇章”。

    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预计将在2025 年第一季度投产,投产后将每年为全球市场供应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 Megapack 1万台,储能规模近 40 吉瓦时(GWh) ,即每小时的发电量达到4000万度。有分析人士称,这相当于上海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公开信息显示,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总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4.5亿元人民币,这是特斯拉入华十年来,继上海超级工厂之后,在中国的又一大型投资项目。

    实际上,特斯拉在上海临港部署储能超级工厂的相关动作可以追溯到一年前。

    2023 年 4 月 9 日,特斯拉与临港新片区就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签约;2023 年 12 月 22 日,特斯拉公司在上海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开展了储能工厂拿地签约仪式,宣布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开启。2024年5月13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建设项目完成施工许可证核发。

    图说: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开工仪式 来源:特斯拉

    2019年落成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被广泛认为是中美产业和科技合作的典范,其创造了“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特斯拉速度”。 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具备年产超过95万辆纯电动车的能力,是特斯拉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中心。

    如今,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推进效率同样惊人,从治谈到签约仅用时1个月,再次以其高效的行动力诠释了“特斯拉速度”。 据悉,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也将力争今年开工、今年投产、今年交付。

    开工仪式结束后,临港集团还与特斯拉完成了中国首批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 Megapack 的签约。据悉,此次签约,临港集团旗下临港绿创公司作为储能集成服务商,将把首批订单所采购的8台Megapack储能系统用于临港新片区有孚智算中心用户侧储能项目,也将成为特斯拉Megapack储能系统在中国首个商业化示范应用项目。

    01

    特斯拉发力储能

    如果现在你还把特斯拉仅仅看作是一家汽车公司,那么你就OUT了。

    马斯克曾在2006年、2016年分别发布了宏图第一、第二篇章,提到了电动汽车、太阳能屋顶、自动驾驶等设想。随着Powerwall、Megapack等储能产品以及Cybertruck电动卡车、Semi半挂式电动卡车、FSD系统等相继推出,特斯拉也从一家汽车公司,完全转型为新能源公司。

    图说:储能业务在特斯拉业务布局中举足轻重 来源:特斯拉

    马斯克早在2019年就预测,特斯拉的能源业务最终将达到或超过其汽车业务的规模。而在2023年3月发布的“宏图第三篇章”中,马斯克进一步指出实现可持续的能源经济需要将电池储能达到240太瓦时(TWH)的目标。

    在特斯拉2023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再次明确表示:“多年来我一直预测,储能业务的增长速度将远远快于电动车业务。它正在实现。”

    特斯拉于2015年4月推出第一代产品——家用产品Powerwall和工商储产品Powerpack,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储能领域。2019年,特斯拉推出了公用事业级储能产品Megapack,其是目前市场上容量最大的储能系统之一,每个单元最大可储存3MWh,足以满足3600户家庭1小时的用电需求,或能够驱动65台Model 3后轮驱动版满电行驶。该产品上市后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官网显示,目前Megapack最早的交付时间为2024年四季度。

    图说:特斯拉储能业务发展历程 来源:特斯拉,中信期货

    目前,特斯拉储能产品遍布全球超过65个国家和地区,运营中的站点超过1500个,总部署量超过10吉瓦时(GWh)。根据Wood Mackenzie的数据,从全球看,特斯拉占据储能行业14%的市场份额,次于阳光电源(16%份额),与Fluence(14%份额)并列第二。其中,特斯拉在北美市场份额25%,排名第一。其在23Q3的美国市场份额为30.2%,位居第一且遥遥领先,而在户储领域,特斯拉以超过50%的市场份额成为美国户储市场当之无愧的老大。

    而储能业务也成为了特斯拉增长速度最快的业务之一,在电动车业务市场份额不断被吞噬的当下,储能业务成为了“全村的希望”,正成长为扛起特斯拉业绩大旗的新增长点。在电车降价的背景下,2023年三季度,特斯拉光储产品以24.4%的毛利率超过特斯拉总体毛利率(18%),成为了利润率最高的业务。

    2023年,特斯拉储能装机总量达到了14.7吉瓦时(GWh),同比增长125%,是2022年的两倍以上,超过此前三年总和的125%。今年一季度的装机量更是同比增长4%,达到创纪录的4.05吉瓦时(GWh)。

    图说:特斯拉储能产品装机量 来源:INSIDEEVs

    储能产品装机量的迅猛增长也反映在了财务报表上。2023年特斯拉能源光储业务的毛利润达到11.41亿美元,几乎是上一年(2.88亿美元)的四倍,占公司毛利比重达到6%。在4月底特斯拉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财报中,光储业务的营收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为16.35亿元,同比增长7%。

    而根据彭博预测,2025年特斯拉光储业务收入有望达到141亿美元,复合年化增长率为60%;届时毛利有望达到27亿美元,占公司毛利比重有望提升至11%;2030年收入有望达到670亿美元,对于公司利润贡献更加明显。

    图说:特斯拉光伏储能业务营收快速增长 来源:中信期货

    02

    “鲶鱼”效应几何?

    随着储能赛道热度不断上升,国内主要的电池厂商也纷纷把储能业务作为了各家企业新的业绩增长点。

    如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2023年储能电池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99.0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4.94%;其毛利率达到23.79%。亿纬锂能2023年储能电池实现营业收入163.4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3.50%;毛利率为17.03%,已明显高于公司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14.37%)。

    而在特斯拉储能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国内的储能市场也迎来了突飞猛进地增长。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4年一季度国内储能项目招标规模达11.22GW/25.75GWh,同比高增160%。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2024年,全球储能新增容量将首次超过100吉瓦时,到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将以21%的年增长率增长,到2030年达到137GW/442GWh。届时,全球储能电池的市场需求将达到1000GWh,市场规模高达1.2万亿美元。

    图说:按市场划分的全球新增总储能容量 来源:BNEF

    面对未来如星辰大海般广阔的市场,特斯拉在此时选择在中国建厂布局储能业务,无疑是看中了可为特斯拉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中国市场。此外,中国在电池供应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特斯拉可以利用这一体系提升产量并降低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进军中国国内储能行业,将极有可能带来明显的“鲶鱼效应”,加剧储能市场的竞争,对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对此,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表示:“对于国内做储能的同行来说,特斯拉的进入无疑将加剧市场竞争。特斯拉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可能会使其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对现有的储能企业构成一定压力。至于影响有多大,还需要看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具体表现以及国内企业的应对策略。”

    图说:特斯拉储能产品 来源:特斯拉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则指出:“现在中国的储能电池行业已较为成熟,国内已经有了宁德时代这样的储能电池供应商,特斯拉再进场,也只是多一个重量级的玩家。”

    张翔分析称,特斯拉储能电池相比国内不一定具备优势。在海外,特斯拉在私人家庭做商业化应用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国内主要是做商用,卖给私人家庭的较少。“两个市场的应用场景不一样。”他说。

    目前,特斯拉陷入了销量下滑的瓶颈,受到了环境、市场、产品线等多方面的影响。而裁员、降价、取消新招聘计划等消息使特斯拉持续处于风暴之中,作为特斯拉净利润增速较快的项目,储能业务落地中国,将会给特斯拉以及国内储能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拭目以待。

    -------

    她又呼吁,参加万通信托强积金计划的雇主尽快注册“积金易”,并于下个供款日,即7月10日前,通过"积金易"平台提交6月份强积金供款资料及善用平台附设的电子方式供款。

    对于香港差估署最新5月楼价指数再度回落,郭子威表示,指数反映香港政府撤辣因素消失,属正常市况,随着美国利率已经见顶,有利于香港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香港经济增长势头不错,增长达3%。

    参考资料:

    [10]20240329-中信期货-美国储能系列研究三:从特斯拉看美国储能市场

    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和传播股票配资理财,不构成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